1. 首页 > 产品中心 > 白羽种鸡

美国“盯上”武契奇塞尔维亚何去何从?

日期:2025-03-19  作者: 白羽种鸡 点击数:1

  2024年11月1日,塞尔维亚北部城市诺维萨德的中央火车站发生混凝土顶棚坍塌事故,造成15人死亡,引发了广泛的公众抗议。抗议者要求包括建设部长在内的政府部长下台,指责塞尔维亚政府“腐败严重、与犯罪组织存在直接联系”,要求政府对事故负责,严惩相关责任人。

  2024年12月31日跨年夜,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以及诺维萨德和南部城市尼什等都有大学生领导的平行集会,抗议者以贝尔格莱德各大学的学生为主导,还有教授、农民、演员等社会各界群体参与,口号是“没有新年——旧账未清”。

  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表示已经满足了学生的所有要求,并指责抗议活动有西方势力的煽动和支持,还强调不会被街头抗议所推翻,政府无意放弃。但截至2025年1月1日,抗议活动暂未出现非常明显平息迹象,政府与抗议者之间的矛盾仍未得到一定效果解决,社会的焦灼的事态持续存在。

  塞尔维亚这一轮的抗议活动可以追溯到2023年。自从2023年12月塞尔维亚议会和地方选举结果出炉后,反对派以选举不公为由,煽动大批民众上街,甚至在平安夜将抗议演变成暴力骚乱,冲击贝尔格莱德议会大楼,社会秩序岌岌可危。

  塞尔维亚抗议活动持续不断的背后问题大多是国家经济发展陷入停滞。据塞尔维亚国家统计局数据,2023年失业率高达9.45%,通胀率更是达到了12.5%。大量企业在困境中挣扎,减产、倒闭的消息不绝于耳,民众的生活也随之陷入困境。

  其实,不光塞尔维亚,世界绝大部分国家目前的经济发展都几乎陷入了停滞状态,这一切主要是由于动荡的国际形势所引发。俄乌战争、巴以冲突、中美贸易战等等因素叠加在一起,导致了这一轮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

  这一轮经济危机最大的特点是,开放度越高、自由贸易比重越高的国家面临的经济困境越严重。比如美国、中国,一个债务危机一触即发,另外一个则面临滞涨风险,都在贸易战之中各自咬着牙硬撑。现在全球经济最稳定的可能就是朝鲜了,由于长期被美西方制裁,经济几乎全靠内循环支撑,所以受外界经济环境影响比较小。

  中美贸易战本质上是打乱了全球的经济大循环,打断了中美两国的经济外循环。其中中国受外循环打断的影响要大于美国,所以从经济层面看中国要比美国难受,但是美国也同样冒着引发债务危机的高风险。

  而整个欧洲地区的国家由于各自经济结构单一,本身抵抗经济风险的能力就较差,再加上能源供给被美、俄所控制,当俄乌战争和巴以冲突同时爆发,其经济发展、社会民生面临的问题更是复杂多样,形势也更岌岌可危。

  相比于欧洲大陆,塞尔维亚在能源供给方面所受的控制较少,但经济结构过于单一,对外部风险的抵抗力较弱。塞尔维亚的经济发展主要依赖于农业、食品加工业和旅游业等,比如,塞尔维亚是世界上最大的覆盆子出口国之一,有丰富的历史背景和文化遗产和自然景观。

  当全球农产品价格波动时,塞尔维亚作为农产品出口国,其出口收入会受到直接影响。如果主要农产品价格下降,农民和相关农业企业的收入就会减少,进而影响整个农业产业链的发展。

  而且,由于塞尔维亚还不是欧盟成员国,在当前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情况下,一旦欧盟等主要贸易伙伴提高农产品进口标准或增加关税,塞尔维亚的农产品出口很容易受到影响。

  上述这些都是塞尔维亚经济发展陷入停滞的原因,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美西方对塞尔维亚的敌视态度。这个属于历史遗留问题。

  塞尔维亚属于巴尔干地区国家。巴尔干地区在历史上战争频繁,素有“欧洲火药桶”之称。民族矛盾、宗教分歧、领土争端和外部势力的干涉是导致冲突的主要因素。

  19世纪末20世纪初,巴尔干地区的民族主义情绪高涨,各国为了争取独立和扩大领土,爆发了多次巴尔干战争。这些战争不仅改变了巴尔干地区的政治格局,还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20世纪90年代的南斯拉夫解体过程中,巴尔干地区再次陷入激烈的冲突。波黑战争、科索沃战争等使巴尔干地区遭受了巨大的破坏。外部势力的介入,如北约对南斯拉夫的军事干预,进一步加剧了巴尔干地区的动荡局势,造成了大量的人员受伤或死亡和财产损失。

  塞尔维亚就是南斯拉夫解体的历史产物之一。南斯拉夫解体过程中,各共和国纷纷寻求独立,塞尔维亚作为联邦核心试图保持国家统一。

  波黑战争期间,塞尔维亚族与克罗地亚族和族之间爆发惨烈战争,塞尔维亚被指支持塞族建立“大塞尔维亚”,引发了欧美对其的不满和警惕。欧美担心塞尔维亚在巴尔干地区的影响力扩大会打破地区的地理政治学平衡,威胁到西方在东欧和南欧的主导地位。

  在波黑战争和科索沃战争期间,塞尔维亚被指控犯下严重的人权侵犯和种族清洗行为。欧美以保护人权和维护和平为名,对塞尔维亚进行军事干预和制裁,但实际上这些指控存在被夸大和歪曲的情况,背后更多的是美西方的地理政治学和经济利益考量。

  苏联解体后,北约失去了主要的防范对象,但美国为了继续掌控欧洲,将北约东扩。巴尔干半岛在地理位置上具备极其重大的战略意义,往西可掌控地中海,往南与中东相呼应,往东能向黑海渗入以削弱俄罗斯在高加索地区的影响力,往北还能对欧洲国家产生影响。

  最要命的是,塞尔维亚是中东和俄罗斯能源进入欧洲的重要通道之一。在叙利亚巴沙尔政权被推翻后,塞尔维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尤其凸显。

  塞尔维亚政府负责国际经济合作问题的部长内纳德・波波维奇在2024年10月27日接受媒体采访时明确说,塞尔维亚铭记1999年北约轰炸南联盟的后果,永远都不可能加入该组织。塞尔维亚在巴尔干地区的重要位置和其对北约东扩的不合作态度,使其成为美西方的眼中钉。

  塞尔维亚与俄罗斯有着深厚的传统友谊,在能源合作等方面关系紧密,并且在一些国际事务的立场上相互支持。特别是,俄乌冲突爆发后,国际社会纷纷选边站队,塞尔维亚却特立独行,坚守中立。在联合国的多次投票中,塞尔维亚依据国际法与自身利益,未盲目跟风西方制裁俄罗斯。

  西方阵营长期奉行非黑即白的二元论,在他们眼中,塞尔维亚的中立等同于“叛逆”。美国多次通过外交渠道向塞尔维亚施压,甚至以经济制裁、军事威胁相逼,试图迫使武契奇改变立场。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曾公开表示,塞尔维亚若不与西方保持一致,将在国际舞台上被孤立,经济发展也将面临重重阻碍。欧盟同样在塞尔维亚加入欧盟的进程中,将承认科索沃独立、制裁俄罗斯作为先决条件,武契奇面临着艰难抉择。

  塞尔维亚还与中国保持着深厚的历史友谊。塞尔维亚是最早同中国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的欧洲国家之一,热情参加“一带一路”建设,在贸易畅通、设施联通、民心相通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成为中国在中东欧地区全面经济合作的先行者。

  中国已成为塞尔维亚最大的贸易伙伴和投资来源国之一。两国在经济领域的合作涵盖了基础设施建设、贸易、教育和科研交流等多个方面。

  2024年7月1日,中国—塞尔维亚自由贸易协定正式生效,逐步推动了两国的双边经贸合作。根据协定,双方将逐步取消90%的税目关税,为两国公司能够带来更多市场机遇。

  塞尔维亚在军事领域对中国武器装备的信任度不断的提高。塞尔维亚已购买了中国生产的无人机,并表达了购买中国防空导弹系统的意向。

  塞尔维亚就像中、俄在中东欧嵌入一颗钉子。在美国人看来,塞尔维亚打破了其在巴尔干地区的战略布局,削弱了美国对欧洲局势的掌控力,武契奇自然成为美国欲除之而后快的目标。

  塞尔维亚反对派借助媒体的力量,对政府进行抹黑攻击,散布不实信息,试图误导民众舆论,削弱武契奇政府的公信力。以美国在目标国家发动的“辉煌”历史来看,目前由塞尔维亚反对派所领导的抗议活动只是小场面。

  就像美国人利用叛军推翻叙利亚巴沙尔政权那样,美国人真正的后手在科索沃地区。科索沃地区,这片承载着塞尔维亚历史与民族情感的土地,如今成了压在武契奇心中的一块巨石。自上世纪末的科索沃战争以来,科索沃在北约的撑腰下,不断试探塞尔维亚的底线,妄图实现彻底独立。

  近年来,科索沃地区的阿尔巴尼亚族激进势力愈发猖獗,在北约的默许下,频频挑起事端。他们单方面宣布独立,组建非法武装,对当地的塞尔维亚族居民进行残酷迫害,试图从文化、民族等根基上彻底抹去塞尔维亚的痕迹。

  塞尔维亚政府坚决捍卫主权,与分裂势力在边境地区剑拔弩张,军事对峙一直在升级,战争的阴霾时刻笼罩在这片土地上空。武契奇多次强硬表态,绝不允许科索沃从塞尔维亚分裂出去,可在北约的强大压力下,每一步都走得异常艰难。

  未来,塞尔维亚将面临什么样的困境,目前还未可知。但是巴尔干半岛,这片饱经沧桑的土地,已经再次站在了历史的十字路口。尽管武契奇一再表示他不会离开国家,会为塞尔维亚而战,但最终命运如何?只能交给时间来验证。

  不过有一点可以预判,那就是即便武契奇想要放弃塞尔维亚,中俄也不会轻易答应。

上一篇: 大鱼!中超迎来大牌外援:欧冠首发进场代表国家队赢了巴西 下一篇: 益生股份:1月7日承受组织查询与研讨毕升私募、玄卜出资等多家组织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