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禽类养殖领域,白羽鸡凭借独特优势,迅速在市场中占了重要地位。该鸡种原产于国外,从孵化至出栏通常仅需 40 多天,生长周期之短,在禽类中堪称佼佼者。与常见土鸡相比,土鸡生长周期往往长达数月甚至更久,而白羽鸡短短 40 多天即可达到出栏标准,极大地节省了养殖时间成本,为养殖户资金快速回笼创造了条件。这使得经济效益十分显著,养殖户在相同时间内可实现多次养殖,产量大幅度的提高,市场上白羽鸡的供应也更为充足。
在我国,禽肉消费市场蒸蒸日上,白羽鸡在其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近 30 年来,我国禽肉消费增长迅猛,鸡肉已稳居仅次于猪肉的第二大肉类消费品。在鸡肉消费结构中,白羽鸡占据半壁江山,无论是热闹的快餐店、超市冷冻食品区,还是家庭餐桌,白羽鸡的身影随处可见。在肯德基、麦当劳等快餐店,金黄酥脆的炸鸡、鲜嫩多汁的鸡肉汉堡,主要的组成原材料便是白羽鸡;超市售卖的鸡胸肉、鸡腿、鸡翅等分割产品,大部分也来自白羽鸡;家庭烹饪中,白羽鸡也常常成为美味佳肴的主角。
白羽鸡备受欢迎,除生长周期短、产量高外,还与适合大规模工业化养殖紧密关联。在现代化养殖工厂,白羽鸡生活在高度自动化环境中,从喂食、喂水到清理粪便,均由先进设备完成,极大提高了养殖效率。这种工业化养殖模式不仅确保了白羽鸡生长环境的稳定,还能更好地控制养殖成本,使其在市场上具备更强的价格竞争力,以相对亲民的价格走进千家万户。
然而,白羽鸡产业加快速度进行发展的背后,隐藏着引种 “卡脖子” 的严峻问题。目前,全球范围内的原种鸡种源主要被欧美少数几家育种公司牢牢掌控,我国白羽肉鸡产业在祖代肉种鸡引种等方面严重依赖国外供应商。一旦这些供应商因疫病、贸易政策等原因减少或停止供应种鸡雏鸡,且我国短期内无法从其他几个国家找到进口渠道或与其他育种公司成立合作,整个白羽鸡产业将遭受重创,从种鸡养殖、商品鸡出栏,到鸡肉产品供应,都将面临巨大挑战,甚至有可能影响市场稳定和消费的人的餐桌选择。
在白羽鸡产业中,益生股份作为当前国内最大的种鸡生产企业之一,地位举足轻重,其一举一动非常关注。然而,如同行业面临的困境一样,益生股份也深受引种 “卡脖子” 问题的困扰,业绩波动明显。
回顾益生股份过去几年的财务数据,2022 年,公司经营陷入困境,出现亏损,市场环境的严峻给公司带来非常大压力。但公司并未被困难击倒,2023 年迎来转机,实现盈利,成功摆脱亏损局面。2024 年,公司继续保持盈利,然而,营收与归母净利润均出现微弱下降。2024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31.36 亿元,较 2023 年下降 2.76%;实现归母净利润 5.04 亿元,同比 2023 年下降 6.84%。这一降一升之间,体现了公司在市场之间的竞争中的拼搏与坚守。
在 2024 年财报开篇,益生股份精确指出依赖国外供应商及其育种技术的风险。“目前全球范围内的原种鸡种源主要控制于国外少数几家育种公司手中,因此公司在祖代肉种鸡引种等方面对国外供应商存在一定的依赖。一旦上述供应商由于疫病或其他原因减少或停止供应种鸡雏鸡,并且在短期内没有从其他几个国家进口的渠道或未能与其他育种公司成立合作,则可能对公司正常生产经营造成一定不利影响。”这段表述充足表现了公司对引种风险的深刻认识,以及在引种 “卡脖子” 问题下的无奈与担忧。
华安证券近期研报显示,2024 年我国祖代更新量 150.07 万套,处于 2014 年以来顶配水平,看似繁荣的背后却暗藏危机。受美国、新西兰爆发高致病性禽流感影响,2024 年 12 月 —2025 年 2 月我国祖代引种处于暂停状态。2025 年 1—2 月我国祖代更新量 5.43 万套,同比一下子就下降 74%,这一数据使益生股份的未来充满不确定性。在这种情况下,益生股份如何突破困境、稳定利润,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
华安证券研报数据清晰反映出白羽鸡引种困境下产业的动荡。2024 年 12 月至 2025 年 2 月,我国祖代引种因美国、新西兰爆发高致病性禽流感被迫暂停,这一举措对产业高质量发展产生巨大影响,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2025 年 1—2 月我国祖代更新量仅 5.43 万套,同比大降 74%,导致祖代种鸡供应面临危机。
祖代种鸡是白羽鸡产业的源头,其供应短缺直接影响父母代种鸡苗的供应。父母代种鸡作为连接祖代种鸡和商品代鸡苗的关键环节,由于祖代引种受限,其供应量随之减少。根据卓创资讯预测,2025 年下半年父母代鸡苗供应量减少、价格持续上涨的可能性极大。这对于养殖企业而言,无疑增加了养殖成本,压缩了利润空间。
父母代种鸡苗供应的变化进一步传导至商品代鸡苗市场。益生股份预计 2025 年下半年父母代肉种鸡苗供给偏紧,将直接影响 2026 年商品代肉鸡苗的供给。当商品代肉鸡苗供应减少时,市场上白羽鸡数量相应减少,供不应求的局面将导致白羽鸡价格持续上涨,最终影响消费者购买鸡肉产品的价格。市场上也许会出现鸡肉价格持续上涨,以白羽鸡为原料的快餐价格也可能上调,进而增加消费者的饮食成本。
从产业链角度看,引种 “卡脖子” 问题对整个白羽鸡产业的冲击是全方位的。在种鸡养殖环节,企业面临种鸡数量不足、品种更新困难的问题;鸡苗孵化环节,由于种鸡供应不稳定,孵化量很难保证;商品鸡养殖环节,养殖户可能因鸡苗价格持续上涨、供应不足而减少养殖规模;鸡肉加工销售环节,企业则要面对原料成本上升、产品供应不稳定的挑战。这一系列问题严重制约了白羽鸡产业的健康发展,使整个产业未来充满不确定性。
在引种 “卡脖子” 的困境中,益生股份积极寻求破局之道。当国外禽流感导致我国引种暂停、行业陷入困境时,益生股份成为行业引种的 “破冰者”。
2024 年,益生股份率先从法国进口祖代肉种鸡,这一举措具备极其重大意义,结束了我国 10 年未从法国引种的历史。益生股份凭借自身实力,成为目前国内唯一从法国引种的公司,这一独家优势使其在引种市场占据有利地位。作为国际育种公司最大的客户,益生股份未来将继续拥有大客户引种优势,这为公司发展注入强大动力。这种优势使益生股份在引种谈判中更具话语权,能轻松的获得更优质的种鸡资源,为公司种鸡养殖提供坚实保障。
从法国引种,不仅缓解了益生股份的引种难题,也为整个白羽鸡产业带来新希望。新引进的祖代肉种鸡可能具有更优良的基因,生长速度更快、饲料转化率更高、抗病能力更强,这些优势将在后续养殖环节逐步体现,提高鸡肉品质和产量,满足市场对优质白羽鸡的需求。同时,也为国内其他养殖公司可以提供借鉴,激励大家共同探索更多引种渠道,降低对单一供应商的依赖,增强产业稳定性。
除在引种方面积极创新外,益生股份在研发技术上也全力以赴,致力于实现自主育种与种源净化,从根本上解决引种 “卡脖子” 问题,为公司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在自主育种方面,益生股份成功研发出 “益生 909” 小型白羽肉鸡配套系,这是公司技术实力的重要体现。“益生 909” 已获得国家畜禽新品种认定,与国内主流小型肉鸡品种相比,在增重、料肉比、出栏时间、胴体出肉率等生长指标和屠宰指标方面具有非常明显优势。在增重方面,“益生 909” 能在更短时间内达到理想体重,节省养殖户时间成本;料肉比低意味着用更少饲料产出更多肉,降低养殖成本;出栏时间短提高养殖效率,使养殖户更快获得收益;胴体出肉率高则增加鸡肉产量,提高经济效益。这些优势使 “益生 909” 在市场上供不应求,受到广大养殖户和消费的人的青睐。
为确保种源健康优质,益生股份大力实施种源净化战略,这是公司保障种鸡质量的关键举措。公司持续在祖代种鸡场、父母代种鸡场开展禽白血病、鸡白痢、鸡滑液囊支原体、鸡败血支原体的疫病净化工作,将这四种疾病的净化结果作为质量评定的一票否决项,充分表明公司对种源净化的格外的重视和坚定决心。只有通过严格的疫病净化,才能确保种源健康,提高种鸡免疫力和抗病能力,减少疾病发生,为市场提供优质的种鸡雏及商品鸡雏。种源健康必然的联系到养殖效益和食品安全,益生股份的种源净化战略,不仅保障了公司自身发展,也为整个白羽鸡产业的健康发展做出贡献。
据某资讯的预测精准把握了 2025 年下半年白羽肉鸡苗市场动态。预计下半年白羽肉鸡苗价格将震荡上涨,均价为 2.88 元 / 羽,较上半年涨幅 15.66%,这一价格趋势受供需关系主导。
从供给端看,引种难题持续困扰行业。美国、新西兰的禽流感导致我国祖代引种受限,虽益生股份成功从法国引种,但整体引种量仍有限,这直接引发 2025 年下半年父母代种鸡苗供应可能偏紧。父母代种鸡苗是商品代肉鸡苗的源头,其供应减少必然影响下游商品代肉鸡苗供给,2026 年商品代肉鸡苗供给或将面临短缺。
从需求端看,随着时下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和消费观念转变,对鸡肉的需求持续增长。在餐饮行业,以白羽鸡为原料的菜品日益丰富,从传统烧鸡、扒鸡到现代快餐中的炸鸡、鸡肉汉堡,白羽鸡广泛应用;在家庭消费中,鸡胸肉因其高蛋白、低脂肪的特点,成为健身人士和注重健康饮食人群的首选,市场对鸡胸肉的需求不断增加。供给减少、需求增加的供需失衡局面,必然推动白羽肉鸡苗价格上涨。
在这场供需博弈中,益生股份的产能扩建计划至关重要。2024 年,公司下属的东营、河北、山西等多处新建鸡场投产,为公司发展布局奠定基础。2025 年,公司白羽肉雏鸡产能将进一步提升,这使公司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更有利地位。当市场鸡苗供应短缺、价格上涨时,益生股份可凭借增加的产能,为市场提供更多鸡苗,满足养殖户需求,从而获得更多市场份额和利润。产能提升还有助于公司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增强自身竞争力。
消费升级浪潮深刻改变人们的饮食习惯,为白羽鸡市场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 年我国猪牛羊禽肉产量较 2014 年增加 956 万吨,其中禽肉产量增加 909 万吨。近十年来,我国肉类产量的增加主要来自禽肉贡献,在禽肉结构中,白羽鸡肉占比逐年攀升。
与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人均鸡肉消费仍存在较大差距。在美国,人均鸡肉消费量较高,鸡肉是常见食材。而在我国,尽管鸡肉消费不断增长,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提升空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居民收入水平提高,消费需求逐渐从 “吃饱”“吃好” 向 “吃得营养”“吃得健康” 转变。白羽鸡作为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的健康肉类,契合这一消费趋势,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青睐。
在消费升级背景下,白羽鸡市场潜力进一步挖掘。在超市,各种品牌的白羽鸡分割产品丰富多样,满足消费者不同需求;在电商平台,预制白羽鸡菜品成为热门商品,消费者简单加工即可品尝美味鸡肉菜肴,节省时间和精力;在餐饮市场,以白羽鸡为特色的餐厅不断涌现,菜品种类和口味日益丰富,吸引众多消费者。这些表明,白羽鸡市场正迎来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益生股份在白羽鸡引种和技术领域的探索与突破,为整个产业注入新活力。其成功从法国引种,开辟新引种渠道,缓解引种 “卡脖子” 的紧迫问题;自主研发的 “益生 909” 小型白羽肉鸡配套系以及大力实施的种源净化战略,从技术层面提升了公司核心竞争力,为产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然而,产业发展道路并非坦途。全球禽流感疫情的不确定性,时刻威胁着引种稳定性;国际贸易政策的变化,也使引种之路充满挑战。在此环境下,自主育种的重要性愈发突出,是产业摆脱对外依赖、实现自立自强的关键。只有不断加大自主育种研发投入,培育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才能从根本上保障种源稳定供应。
稳定的引种渠道同样不可或缺,是产业稳定发展的重要支撑。产业内企业需共同努力,积极拓展更多引种渠道,加强与国际育种公司的合作与交流,降低因单一引种渠道受阻带来的风险。政府和行业协会也应发挥积极作用,提供政策支持和引导,加强行业规范和管理,为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展望未来,随着我们正常的生活水平提升和消费观念转变,白羽鸡市场需求有望继续增长。白羽鸡产业只要坚定走自主育种和多元化引种之路,不断提升产业科技含量和竞争力,就一定能在未来市场之间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为消费者提供更优质、安全、充足的鸡肉产品,在保障民生的同时,书写辉煌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