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precated: Creation of dynamic property db::$querynum is deprecated in /www/wwwroot/www.100jsrc.com/inc/func.php on line 1413

Deprecated: Creation of dynamic property db::$database is deprecated in /www/wwwroot/www.100jsrc.com/inc/func.php on line 1414

Deprecated: Creation of dynamic property db::$Stmt is deprecated in /www/wwwroot/www.100jsrc.com/inc/func.php on line 1453

Deprecated: Creation of dynamic property db::$Sql is deprecated in /www/wwwroot/www.100jsrc.com/inc/func.php on line 1454
骨头有多硬都必须啃下_行业资讯_爱游戏电竞-爱游戏官网进入-爱游戏网址登录
  1. 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骨头有多硬都必须啃下

日期:2024-11-15  作者: 行业资讯 点击数:1

  2019年元旦来临的时候,凉山昭觉县三河村正是一年里最冷的日子。但是,习的一句话,让三河村沸腾起来。

  习在新年贺词里说:“我始终惦记着困难群众。在四川凉山三河村,我看望了彝族村民吉好也求、节列俄阿木两家人……新年之际,祝乡亲们的生活蒸蒸日上,越过越红火。”

  那晚,吉好也求一家人正坐在电视机前看新闻。自从2018年2月11日习考察凉山地区脱贫攻坚来过他家以后,他就养成了每天晚上看《新闻联播》的习惯,其实呢,倒不是他有多么关心国家大事,他就是想看看习,看看那张熟悉的和蔼面孔。

  突然,他听到习提到了大凉山,提到了三岔河乡三河村,还提到了自己的名字,那一瞬间,他简直不敢相信自身的耳朵,满脸涨得通红通红,接着,泪水不断线地滚了下来:啊,您那么忙,那么多事,怎么还记得我们三河村,还记得我吉好也求啊!

  让我们来看看2018年2月14日《人民日报》在一版头条位置刊登的感人至深的报道:

  地处四川西南部的凉山彝族自治州,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和四川省民族类别、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地区。由于自然条件差和发展相对不足,该州是全国集中连片深度贫穷的地方之一,17个县市中11个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习十分惦记这里的群众。11日上午,雪后的大凉山艳阳高照,沿途雾凇银光闪闪。习乘车沿着坡急沟深的盘山公路,往返4个多小时,深入大凉山腹地的昭觉县三岔河乡三河村和解放乡火普村看望贫困群众。

  三河村平均海拔2500多米,是一个彝族贫困村。习沿着石板小路步行进村,察看村容村貌和周边自然环境。他先后走进村民吉好也求、节列俄阿木两户贫困家庭看望,详细观看门前的扶贫联系卡,同主人亲切拉家常,询问生活过得怎么样,发展什么产业,收入有多少,孩子有没有学上。他饶有兴趣地听10岁小女孩吉好有果唱《国旗国旗真美丽》,并带头鼓掌。在村民节列俄阿木家,习同村民代表、驻村扶贫工作队员围坐在火塘边,一起分析当地贫困发生的原因,谋划精准脱贫之策。大家用朴实生动的语言表达了见到的喜悦和幸福,畅叙了党和政府对彝族同胞的关怀关爱,述说了脱贫攻坚行动给乡亲们带来的大量实惠,人人都边说边激动得流泪。习饱含深情地说,我一直牵挂着彝族群众,很高兴来到这里,看到大家日子一天天好起来,心里十分欣慰。得知近年来村里全力发展种养业,引进优良品种的牛猪羊,家家户户种植了马铃薯、核桃、花椒,农民收入持续增加,习十分高兴。他强调,发展特色产业、长期稳定致富,都需要人才。要培养本地人才,引导广大村民学文化、学技能,提高本领,还要移风易俗,通过辛勤劳动脱贫致富。习指出,我们搞社会主义,就是要让各族人民都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贫穷的地方,特别是在深度贫穷的地方,无论这块硬骨头有多硬都必须啃下,无论这场攻坚战有多难打都必须打赢,全面小康路上不能忘记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家庭。

  解放乡火普村是易地扶贫搬迁的新村,搬迁新房沿公路依山而建。习走进贫困户吉地尔子家的新居,在院内平台远眺火普村全貌,听取该村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彝家新寨新村建设、产业扶贫和公共服务保障等情况介绍,随后进屋察看住房功能布局,了解一家人生产生活情况。习指出,这里的实践证明,易地扶贫搬迁是实现精准脱贫的有效途径,一定要把这项工作做好做实。搬迁安置要同发展产业、安排就业紧密结合,让搬迁群众能住下、可就业、可发展。

  离开村子时,身着彝族盛装的村民们排起长队,齐声向问好,向拜年。村党支部书记代表村民向献上彝族传统服饰查尔瓦,表达对的爱戴之情。习同乡亲们亲切握手,祝乡亲们新春吉祥、生活慢慢的变好。村民们又动情唱起《留客歌》。掌声、歌声、欢呼声在村子里久久回荡。

  三河村的党支部副书记洛古有格,是返乡创业的年轻党员代表。习考察时,他向习汇报了他开办养殖场的情况。习鼓励并赞扬了他,并建议他扩大销路,不要局限在当地的乡村。

  洛古有格激动地点头。他理解习心上的牵挂:群众住上了好房子,怎样解决生计问题?能不能彻底脱贫、过上小康日子呢?

  洛古有格是在三河村长大的,兄弟仨,他是老大,从小就放牛放羊放猪,他记得很清楚,只有过年过节才能吃上一顿大米饭。那时,他有两个梦想,一个是大学梦,考上大学,改变命运。小学四年级的时候,班主任老师乃恩欧叁让他参加表演小品,给他分配的角色就是一个读了大学的彝族孩子,回来建设家乡!这位老师是凉山普格人,当时也才二十一二岁,充满激情。这就是他的第二个梦想,帮助父母乡亲摆脱贫困。第一个梦想他实现了,考上了大学,大学毕业后进了山城重庆的一家国企,待遇很不错。但是,第二个梦想没有实现,他始终耿耿于怀。

  2012年,洛古有格回家过彝族年,返回重庆的时候,带了一大块腊肉,请同事们吃。同事们吃得惊叹不已:“这是什么猪的肉哟?这么香!太好吃了!”洛古有格十分自豪地回答:“这是我们家乡的乌金猪!”说着,他心里一动。为啥不把乌金猪养起来呢?这不是能轻松实现自己的第二个梦想了吗?他当即就跑到书店,买了一本书《中国地方土猪品种介绍》,他这才发现,原来,乌金猪是高原良种猪,称为国之瑰宝,起源于云、贵、川乌蒙山区与金沙江畔,故取名乌金猪。据考古发掘可追溯到旧石器时代,与人类历史发展一脉相承,乌金猪是中国高原ECO唯一自由放养驯化的猪种,也是生活习性最接近野猪的猪种。乌金猪肉质鲜美,富含钙、铁、锌和脂肪酸,适合高原牧场养殖。乌金猪属放牧型猪种,体形结实,后腿发达,能适应高寒气候和粗放饲养,其肉质优良、肉味鲜美、口感细腻,既适合新鲜食用,又是享誉国内外云南火腿的优质材料。乌金猪耐粗粮、抗劣性强、抗病能力强,适宜放养。当地民谣曰:“养猪不放,难得养壮。”一般仔猪出生15天即随母猪出圈游动,断奶后便随群出牧。放牧时以牧草、野菜、青料等为食,还喂给荞麦、玉米等。“吃的是中草药,喝的是矿泉水,长的是健美肉。”这是对乌金猪绿色原生态、肉质鲜美的形象评价。

  洛古有格怦然心动。第二年,也就是2013年,他决心辞职,回家创业。他在手机上写了辞职信,发给班长,班长劝他留下,他摇头;车间主任又劝他,他还是坚持。最后一关,要总经理签字。总经理盯了他好一会儿,签了字,说:“小伙子,有志气!”

  洛古有格揣着10万元钱,这是他的全部家当,回到家乡。他瞅中了村里的一块200亩的荒地,适合做养殖场。他抱了两箱啤酒,找到村委会主任,一边喝酒,一边诉说他的想法。主任一听,非常支持,这是好事情呀!就这样,洛古有格用10万元流转了土地,成立了三河村乌金猪养殖合作社,接着又办起了肉牛养殖合作社。县里有一个支持发展养殖大户项目,投入了30万元,解了洛古有格的燃眉之急,他盖起了1000平方米的猪舍,养殖场从当初只有6间房子的简易猪圈慢慢地发展成一个面积达1200平方米的标准化养殖场,年销售仔猪2000多头、乌金猪100多头。辐射带动周边农户110多户,其中贫困户36户,吉好也求他们都是合作社的成员,每户每年平均增收2500元。合作社进一步注册商标,建设品牌,央视7套《每日农经》栏目还来到三河村进行实地拍摄,进行宣传,乌金猪名气慢慢的变大,订单也慢慢变得多,成都、深圳、北京都不断有人下单。

  2016年,洛古有格当选为共青团十八大代表,县里组织他参加宣讲,六七月间走了9个乡,在色底乡,他意外地发现,班主任老师乃恩欧叁就坐在台下,已经是色底乡的乡长了。下了台,他去见老师,十分恭敬地喊了一声“老师”。老师却记不得他是谁了。说起缘由,老师十分欣慰。

  2019年,凉山州将举办国际戏剧节,有一句口号朗朗上口:“戏剧正在发生。”用在洛古有格身上很有意思,当年戏剧小品的内容,变成了真实的生活。洛古有格感叹:“还是多亏有了这么一个大舞台!”

  在2019年的新年贺词中,习说:“我始终惦记着困难群众。在四川凉山三河村,我看望了彝族村民吉好也求、节列俄阿木两家人……”

  更有戏剧性的事情,发生在洛古有格的一个朋友身上,她叫陈阳,跟洛古有格一样,也是读了大学回到凉山的。

  为此,母亲很不赞同,一个女孩子,在成都那样的大都市里当个老师多好啊,风风光光,体体面面,又有两个假期。陈阳觉得,那不是她想要的生活,她想要什么样的生活呢?她一时还真说不清。

  她的父亲是昭觉县委党校校长,一次,到三岔河乡去做公益活动,陈阳跟着去,很凑巧,认识了洛古有格,都是年轻人,又都是从学校出来的,很谈得拢。不知为什么,陈阳对乌金猪产生了很大的兴趣,问了许多问题。最后,两人商定,找机会合作一把,干一番事业。

  机会很快就来了,2016年11月,陈阳得到信息,凉山州举办青年创业大赛,正在征集创业方案。她在学校里参加过类似的活动,有点儿经验,她想,能不能以乌金猪的养殖为题做个方案呢?她找到洛古有格,两人一拍即合,陈阳负责文案,洛古有格负责提供实践经验,尽快拿出一个计划书来。

  2017年农历春节后,名为“大凉山乌金猪生态养殖及产业化发展”的计划书拿出来了,与其他12个项目一起进入了决赛。决赛阶段抽签,陈阳抽到了第一个。她走上台,表述非常流畅,发挥得特别好。3分钟路演结束,评委提问和她回答问题,用了20分钟,最后,评委给她打了98.5分的高分,网络评分更是达到100分的满分。他俩的项目获得了大赛金奖,奖金6万元。州委副书记陈忠义亲自为她颁奖。

  相对于奖金,陈阳更高兴的是得到了一位评委的肯定。他叫乔志军,是专门从事种植、养殖业的四川科苑集团董事长,他邀请陈阳到集团养殖基地去参观实习。

  陈阳兴冲冲地去了,实习了一个月,收获巨大。返回昭觉之后,她准备大干一场,把男朋友也从成都叫了回来,两家凑了100多万元,还申请了10万元的妇女创业无息贷款,圈了15亩地做放养场,盖了600平方米圈舍,收了100多头30来斤重的小猪崽。因为资金紧张,他俩没敢雇人,就两个人亲自干。每天早上4点起床,先得煮饲料,煮好之后挑到圈里去喂。那些猪时刻在叫,为啥?饿了就难受啊,一天要喂七八道。男朋友负责铲猪粪,一天最少得铲4个小时。两个人何时干过这样的活啊,可是,创业嘛,累得瘫倒了也得爬起来,人饿了渴了可以克服一下,猪可不行啊!

  更大的打击还在后面:通常情况下,猪儿应该在6月的时候出栏的,可是,那时猪太小,出不了栏,只好继续养;养到10月,猪长大了,反而卖不起价,一般的猪出肉率能够达到70%—75%,他们的猪只能达到60%,本想去占领中高端市场的,现在只能低价卖出去——不卖不行了,养着一周最少得6000元。二三十万的流动资金全部都亏了进去。

  这时,州里推荐她去厦门学习,同学都是全国妇女巾帼创业的精英,陈阳是年纪最小的。人家介绍创业的经验,她只能谈教训。几个大姐安慰她说:“没什么,创业是要付学费的。你记住一条,创业要选准路,选准最对自己最合适的行业。”

  这句话把陈阳敲醒了。是嘛,养猪,她是有热情,可是,有经验吗?有能力吗?可完全把猪放给农户养啊,自己去做销售,做电商啊!电子商务不正是自己的长处吗?

  从厦门回来,陈阳开办了昭觉叶思阳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用“公司+农户+合作社”的方式,专门做昭觉农特产的销售,这中间还包括乌金猪,三河村洛古有格的乌金猪成为重要货源。她租了一个冻库,请了师傅,对乌金猪进行分割,做成小包装,卖得非常好。

  习去过的火普村,和县里许多村子一起发展羊肚菌产业,产量很大,她的公司收上来,做包装,再卖出去……

  一个副县长找到她:“我们的圆根萝卜酸菜很有特点哦,能不能帮我们卖出去?”她跑到村子里,看着彝族老乡用彝家特制的酸水做酸菜,三天微酸,七天最酸,时间不同,酸度不一样。她定村定户,在不同的村子和农户收不同酸度的酸菜,卖给不同的客户,打进了广东珠海的连锁餐厅……

  我们加了陈阳的微信。此后,在她的朋友圈里,我们大家常常看到她和同事们的劳动成果:货箱堆积如山,等待装车出发。时不时发出几句感叹,让我们感受到她的快乐与满足。

  2019年2月11日,对于三河村29户贫困户来说,是个重要的日子。他们将在今天乔迁新居,搬进三河村一号移民安置点。

  吉好也求一夜没睡,他通过技能培训之后,以一名砌砖工技师的身份参加新房修建。全家总收入6400多元,人均纯收入800多元。辍学打工的大女儿回到了学校,为习唱过歌的吉好有果还坐着飞机去了北京,去了俄罗斯,此刻,这三个娃娃已经没在老屋里住了,早在2月3日就赖在了新房子里。

  一号安置点房,设在离村子3公里远的一个开阔地。占地30多亩,新建29套住房,新居设计是专门请云南一家资深设计院做的,把彝族的民俗、风情、文化融入新居,既解决了安居,也为今后的旅游发展打下了基础。安居点还统一规划了畜圈,村民的猪、牛等家畜将集中养殖;规划了民俗文化院坝、幼教点、金融服务点等,是将民俗文化传承、乡村旅游发展融为一体的新型安置点。按照扶贫办和设计部门的规划,整个三河村的易地扶贫搬迁,共9个安置点,全村152户贫困户和204户非贫困户都在搬迁之中。

  吉好也求握着书记的手,郑重地说:“林书记,我们搬进了新房子,找到了脱贫的新门路!”

  大凉山年日照达2500个小时,昼夜温差极大,最高可达25℃,是苹果、石榴、核桃、脐橙、油橄榄的最佳种植区,是四川盆地及同纬度湘、赣、闽、浙等地可望而不可即的。这里空气清新,年优良天数达360天,山上的泉水都可达到Ⅱ类水质以上。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天气特征情况,造就了凉山州 “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七大特色产业。

  大凉山还是四川省三大牧区之一,也是全省最大的草食畜生产基地,2018年全州出栏生猪492万头、肉牛36万头、肉羊424万只,牛羊肉产量11.43万吨,占畜禽肉类总产量的23.15%。喜德、越西、甘洛被列入省肉牛基地建设县,德昌、雷波被列入肉羊基地县。

  同时,大凉山也是全省最大的马铃薯主产区和西部较大的主产市州,马铃薯常年播种面积约240万亩,2018年鲜薯产量360万吨,生产产值41.9亿元,商品量246万吨,薯农现金收入26.74亿元,均居全省第一位。“凉山马铃薯”被农业部登记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全州已形成喜温蔬菜、露地早市蔬菜、高二半山避雨型高档蔬菜生产区域,面积134万亩、产量316万吨、产值69亿元。仅西昌市就建成10万亩绿色食品原料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西昌、德昌、会东成为国家级蔬菜基地建设重点县,成为四川南菜北运、错季供应的重要基地。

  凉山州的水果更是独树一帜,种植培养面积151万亩、产量177万吨、产值99亿元。“会理石榴”“盐源苹果”“雷波脐橙”等著名水果品牌名扬世界,成为中国驰名商标产品和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凉山还是全省最大的优质蚕种、优质蚕茧、优质生丝和优质桑葚生产基地和全国重要的战略性优质烟叶基地,现有桑园面积50万亩,占全省总面积的25%;养蚕57.7万张,产茧2.7万吨,占全省蚕茧产量的33%,连续16年位居全省第一,质量为全国最优。烟叶种植培养面积达82.6万亩,收购烟叶11.66万吨,占全省总量的76%。近五年来,全州烟农种烟收入160.4亿元,上缴烟叶税35.3亿元。大凉山“清甜香型”烟叶被授予“国家地理保护标志”,连续五届被评为“四川名牌产品”,烟叶质量连年在全国名列前茅。

  凉山州是世界苦荞麦主要发源地和最大主产区,全世界荞麦有15个种2个变种,凉山州就有10个种2个变种。凉山州海拔1500—3500米的区域,春夏秋三季均可种植苦荞,可开发利用面积300万亩,常年种植面积上百万亩、产量12万吨,占全国总产量一半以上,占世界总产量的三分之一。“凉山州苦荞麦”“甘洛黑苦荞”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2015年凉山州被命名为“中国苦荞之都”。

  尽管进步巨大,但是,就整体而言,凉山的产业与长三角、珠三角以及省内兄弟地区相比,还是比较弱小的。正是因此,林书成提出了“弱鸟先飞”的理念,大力扶植本地特色产业。为了落实习的嘱托,州委州政府正在下大力聚焦重点产业,建设现代农业园区;聚焦能力提升,改善生产设施装备;聚焦产业增值,突出农产品深加工;聚焦市场拓展,强化特色品牌培育。

  早春2月,从飞机上看下去,满眼一片闪亮的银白,那是遍布大凉山的塑料大棚,无数茁壮的嫩苗正破土而出,给大凉山带来了无限的生机、无限的希望……

  2016年6月,殷学梅从县纪委预防腐败室下到金阳县马依足乡担任党委副书记的时候,女儿才两岁,没人带。她天真地想,反正是下去当副手,不会有多忙,就把女儿背在背上去报到了。一接手工作,她才发现了自己想得太简单了,马依足乡位于金阳县东部,距县城22公里,下辖迷科、马依足、特普洛、唐家屋基4个村委会,全部是贫困村。管辖面积57平方公里,海拔高度从800米到3200米不等,1888户人家,其中有454个贫困户。按照计划,2016年就要有两个村子脱贫,还有两个村定在2018年脱贫。一下村就是一天、两天的,村子里条件相当艰苦,她能扛,两岁的女儿怎么扛得住呢?到这年11月,她又当选了乡长,金阳县为数不多的女乡长哦!2016年,又是此轮脱贫攻坚的第一年,更是忙得打跌。她实在没办法背着女儿上班,只好忍痛把孩子送到西昌母亲身边。

  女儿一走,殷学梅心里空落落的,一时间很不适应,想起还要抹眼泪。不过,她很快就没时间想女儿了。摆在她面前的事情太多了。最急最急的当数县里推行“一村一品”,也就是说,每个村子都要搞一个产业。其他三个村子还好,有基础,主要是种青花椒,套种土豆、白魔芋。金阳出门无平地,寸土都是金,因此,应栽尽栽,形成了规模,剩下的就是海拔最高、自然环境最恶劣、贫困程度最深的迷科村了。迷科村以前也种过花椒,还是“大红袍”,有三四百亩,可惜的是全部老化了;还有就是土豆,种了有3000亩,只是耕作方式很古老,牛在前方拉犁,人跟在后边丢种子,产量比较低。

  不过,殷学梅了解到一件事儿:2014年、2015年间,县农行有一个人到村里来,想把迷科村的土豆包装一下,做成品牌。不过,做了一年时间,做垮了。

  殷学梅对此很感兴趣。人家能看上迷科村的土豆,必然有他的原因。这个原因是什么呢?一问,还真问出名堂来了。原来,迷科村的土豆有一个名字,叫“乌洋芋”。一般直径在7—8厘米,皮有点发黑,但是很薄,切开后离表皮4—5毫米的地方有一圈淡淡的紫色圆环,薯肉为白色,很嫩,口感极好。说来也怪,这种土豆就生长在马依足乡迷科村海拔2600米的高二半山上。每年在11月彝族年过后,大雪封山之前下种子,7个月生长期,两年种一季,与高山玉米实行轮种,土壤以沙石地为主,同样的种子,离开了这一个地区就长不出这种味道来了。

  殷学梅想,口说无凭,还是拿出去请权威部门鉴定一下。她和村里干部商量,拿了几份样品,送到中国测试研究院做检测,结果令他们大为惊喜,这种乌洋芋,不仅含多酚、维生素C等抗氧化剂,还含丰富的原花青素和微量元素硒。迷科村距金阳县城33公里,属于深度贫穷的地方,按照常理说,这样的深度贫穷的地方人均寿命很短。可是,迷科村全村80岁以上的老人达到15人,他们就是一直以乌洋芋为主食的。是谁说过的呢?老天爷在关上一扇门的同时,也为你打开了一扇窗。乌洋芋不正是大自然馈赠给迷科人的,极具特色且不可能被复制的高山珍品吗?

  可是,就是这么好的乌洋芋,菜贩子只给到五六角至七八角钱一斤,最贵的也才能卖到一元钱。不卖吗?行啊,你自己去卖吧。迷科村一直不通公路,每年老乡们收了土豆,得用马驮着,走半个小时的山路,到公路边搭车,赶20多公里到县城去卖。每年收土豆的时候,都是五六月份,正值雨季,收得辛苦,卖得也辛苦,关键是卖不出价钱来啊!有的老乡卖不出去,索性就喂了猪。

  殷学梅和村里干部商量之后,决定以村集体的名义成立“金阳县兴农种养殖合作社”,吸收全村贫困户入股,重点打造、推广乌洋芋,同时发展高山养殖业。

  殷学梅领着人到州卫计委汇报工作。州卫计委是迷科村的对口帮扶单位。殷学梅重点汇报了开发乌洋芋的想法。卫计委主任一听,特别高兴,当场打电话给州农委的领导。殷学梅一行又赶到州农委。农委领导也很看重,他告诉殷学梅:“2017年的成都农业博览会还有一两个星期就要开幕,我们大家可以推荐你们去。”

  “一两个星期啊?时间也太紧了吧?”殷学梅敏锐地意识到,这是个好机会啊!她立即和村干部们分了工,找到一个专业公司,花了40000元钱,做了5000个包装盒,10斤装的3000个,20斤装的2000个。

  这里面还有一段插曲。殷学梅到任不久,县里大力推广青薯9号,这种土豆产量大,病虫害少,整个凉山州都在推广。

  殷学梅拿到通知,犹豫了好半天,还是填了一个推广的数字:200亩。报上去之后,她心里一直不踏实,矛盾了好久,还是把报上去的报表追了回来。“我们仍旧是不要青薯9号了,我们有乌洋芋!”

  农博会开幕的时候,殷学梅走不开,商量一番,决定由村支书波比日者挂帅出征。波比日者这个彝族小伙子是个典型的90后,2013年7月到马依足乡的马依足村当大学生村官,也就是村长助理。2017年开始任马依足乡迷科村党支部书记,是个很有想法的村干部。

  殷学梅告诉他:“到成都之后,记得买一个电蒸锅,在现场把乌洋芋煮上,让人品尝。”

  农博会开展的那天,殷学梅一直牵肠挂肚的。一直到了中午时分,波比日者打来了电话,兴奋得不得了:“乡长,乡长,你不知道,我们的乌洋芋引起了很大的轰动!还是你的主意好,现煮现卖,闻到香味的人都来了,一尝,都说好!500斤样品一抢而空。收了两万斤的订单!对了,州里林书记还专门到我们的展台上来了,说我们做得好,做得对!就是要把咱们大凉山的特色产品打出去!”

  殷学梅是在博览会结束之后才知道,迷科村是唯一一个参加博览会的深度贫困村合作社。

  乌洋芋大出风头的消息传开。州卫计委领导很高兴,发动全州卫生系统以购代捐,买了10万斤迷科村的乌洋芋。还主动牵线,把乌洋芋推荐给阿斯牛牛餐饮集团,乌洋芋走上了阿斯牛牛的餐桌,迷科村成为在其网点销售乌洋芋的唯一供应商。阿斯牛牛是一家专做凉山特色餐饮的公司,在北京、上海、成都等地都开有连锁店,这也等于是给乌洋芋打了一个广告。

  当年,迷科村乌洋芋在凉山州办理了凉山特色农产品注册,通过了有机产品认证,并且申请了地理标志的认证。为了确认和保证品质,合作社严格规定,不可以使用农药、除草剂和化肥,一律使用农家肥。在佛山援建队伍的支持下,他们在腾讯、优酷、今日头条推出页面广告。先后牵手凉山州源鲜生电子商务有限责任公司、凉山州全优贸易有限公司、京东凉山生鲜馆等,打造线上线下同步销售模式,迷科乌洋芋在西昌部分超市、青山机场等实体店均已有售。乡里投资40万元打造了一个120平方米的电商中心,上马了一套洗选分组包装设备。从2017年开始,乌洋芋在京东商城、淘宝开卖,5斤装的每斤8元。为此,迷科村在西昌物流中心专门租了一个仓库。往外发货,全部使用冷冻车——这也是有教训的。2017年夏天,他们用火车车皮往北京发了5000斤乌洋芋,路上走了3天,土豆都发芽了,只好重新发。四川省金融局是迷科村的帮扶单位,他们投资53万元,援建了一个220平方米、可以贮存100万斤土豆的冻库。县里还下拨150万元建设水系配套设施,合作社的基地实现了喷灌。2019年,金阳遭遇大旱,这套喷灌设施正好发挥了作用,迷科村的乌洋芋不仅没有减产,而且产量、品质都有了很大提高。

  2017年以来,创新“企业+合作社+电子商务+农户+保险”的集体经济发展模式,深化与凉山州全优贸易公司合作,组织农民“统收统销”,由企业与合作社包装后分销,网上平均售价约13元/斤,最高售价达18元/斤。2018年,村集体经济合作社通过电商销售乌洋芋60余万斤,收入超过百万元,销售核桃、青花椒、白魔芋等农产品收入达到10万元,集体经济向全村人民分红80万元。村子里的贫困户,靠着乌洋芋走上了奔向小康之路。

  殷学梅四处奔波,只要路过西昌,她都要刹一脚,去看看女儿。有一次,回到家,发现女儿正在发高烧,小脸蛋烧得通红,滚烫滚烫。

  她陪着女儿输了液,看看表,又该走了。她叹口气,对女儿说:“妈妈要去上班了啊!”

  殷学梅刚刚在微信朋友圈里发了一段短短的视频:夜色中,灯光恍惚,一个小女孩头戴一顶安全帽,双腿戴着护膝,正在学滑轮车,只有一句话:“我的小妞在慢慢进步,她说腰杆都要断了……”

  殷学梅也是一个地道的彝家女子,彝族姓名叫依孜阿依嫫,在彝语里是聪慧、能干的意思。上大学时,觉得彝族名字太长,不好念,也不好记,改成了现在这一个名字。她知道有一个歌唱家,叫殷秀梅,歌唱得特别好听……